没收小米资产后又开始逮捕vivo员工?印度是中国企业的禁区?

2023-10-17 05:49:58    来源:关权    

文章共约2100字左右,预计需要7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东被称为帝国的“坟场”,而印度则被称为投资界的“禁区”。一直以来投资界都在流传着“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而近日印度再次展现了自己作为昂撒继承者的本性。在冻结小米资产还没结果的当下,印度当局再次对vivo公司的员工下手,而这名员工是中国籍。作为中国邻居的印度为何屡屡对中国企业下手?现在的印度还值得去投资吗?

vivo员工在印度被抓

小米的48亿半年时间还没有下文,而vivo的员工再次被逮捕,在印度只能投资,利润不能带走?

近日根据相关的媒体报道,印度的金融执法机构逮捕了一名中国籍的vivo员工,虽然vivo证实有人被逮捕,但是没有透露国籍。不过从外媒的相关报道中看,已经被认定为中国籍。

而且此次印度的金融执法机构逮捕vivo员工所用的借口,依然是在转账汇款过程中存在非法的情况,也就是存在避税的情况。可以说,用的借口和上次冻结小米48亿借口,不能说大差不差吧,只能说一模一样。

而且在此次逮捕相关员工之前,印度就曾对vivo的经营地点进行过突击搜查,而且在一年前的突击搜查中,印度并没有搜到任何证据,而此次,印度当局却认定vivo公司违反了印度的相关法律。

而且根据相关的信息显示,印度当局对于vivo的调查基本上从去年7月份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是对vivo印度公司的48个地点同时进行搜查,可以说,印度当局早早的就已经盯着vivo印度公司了。

而前两天的行动就已经证明印度开始下手了。我们知道在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就以所谓的外汇相关问题冻结了小米在印度的48亿人民币。即使到了今天,印度当局依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而且印度一直声称是违反了法律但是却一直没有拿出有力的证据。小米公司还在苦苦的维权中,今天vivo公司就已经继续被安排了。

而且根据vivo公司的相关回复那就是vivo在印度并没有违反印度的相关法律,

并将继续关注事件的发展,同时也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手段进行应对。

可以说这又是小米案例的再演。作为邻国的印度为何屡屡对中国企业下手,是中国公司真的违反印度法律,还是印度的故意刁难呢?

印度为何屡对中国企业下手?

印度虽然没有宗主国英国的命,但是却得了英国的病。那就是看到别的国家发展比自己好,比自己国家经济增长还难受。

印度作为中国的邻国可以说,在中国制造业大发展的当下,印度是很有机会借助中国的东风发展起来的。

而且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崛起,也是依赖外资的投资,然后通过三来一补的进行资金和技术的积累才达到今天的成果。

但是印度却不一样,我们是通过汗水换技术和资金,印度却直接通过抢夺来实现技术和资本的在国化。可以说印度将昂撒匪帮的手段学的炉火纯青。

而且近年过来,印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越来越多地将手伸向中国企业。

在中美冲突加剧以后,美国依赖所谓的国家安全的相关问题,对我国的TKTO进行封锁,而印度也紧跟美国的步伐对TKTO进行了封杀,而且也是用和美国一样的理由。

在禁掉中国的信息软件以后,印度就将手伸向了在印度的制造业企业。在今年6月份,印度当局就冻结了小米的48亿。而除了小米以外,印度也曾宣称OPPO也有逃避关税的问题,而这次vivo就更不在话下了。

可以说,近几年在印度积极布局的中国企业都曾被印度当局嚯嚯过。后来想进入印度市场的荣耀也已经早早收心。就连比亚迪也在对印度的投资面前犹豫不决。

可以说,现在的印度就如同一只饥饿的动物,见到肉就想咬一口。而出现印度当局密集出手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印度的外汇除了问题。

虽然今年以来印度的贸易情况增长不错,但是印度一直都是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之下。就今年上半年来说,印度的贸易额突破了8000亿美元,但是印度的贸易逆差却达到了1000亿美元左右,而其外汇储备也不过6000亿美元,可以说,印度这是在借钱在花。

再加上美国现在强力的加息印度的外汇市场就更加的紧绷了,要想稳住外汇就得稳住进出印度的资本,所以印度选择了用法律的借口来稳住。

至于印度为何对中国屡屡下手,那是因为印度已经将欧美企业全部薅过了,比如微软、沃尔玛、三星等,每一个跨国企业到了印度都逃不过印度的监管。

印度还值得去投资?

印度是否值得投资者需要根据印度当局的态度而定,如果印度继续是通过如此手段来积攒资本,那么印度投资还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印度作为一个与中国人口相当的大国并且与中国相邻,对于印度来说可以说即是幸运的也是可悲的。

幸运的是,中国已经为全世界探索出一条发展的道路,而且这条道路是14亿人口大国的道路,对于印度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即使作为后起之秀的越南也在效仿中国的政策。

而且越南也模仿的不错,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也被认为是东南亚最有希望的国家之一。而印度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的丰富其实也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果的,更何况印度还有英联邦的身份加持。

但是不幸的是,中国在第三世界太过于耀眼,以至于曾经想做第三世界领头羊的印度被遮蔽了光芒。

所以我们看到中印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那就是中国欢迎外商投资,印度自然也欢迎,但是中国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用市场换技术、而印度则是,用市场吸引资本和技术,然后通过修改法律来收割资本。

可以说,印度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印度的不靠谱。而且根据相关的数据,逃离印度的企业已经突破上千家,而且这些企业不是不赚钱,也不是受到竞争,而是受够了印度的监管。

而且近年吵得轰轰烈烈的比亚迪要去印度建厂的消息,最后也不了了之。所以说,投资印度要慎之又慎,毕竟印度不是我们。

出海是我国企业的必经之路,但是出海之前一定要做足市场调查和分析,不能只看着市场广大,未来利润丰厚。吃到嘴里的才是肉,所以说,出海企业,风险是第一要务。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坚持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关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