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开讲,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成“追星现场”

2023-10-12 21:55:21    来源:广州日报    

“我今年80岁了,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各位老年人一起分享中国古典诗歌之美。”10月12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广东文化大家刘斯奋教授在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开讲“红棉学堂”文史深研班第一课。

刘斯奋教授正接受采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典诗歌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通幽曲径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精神的根基,也是滋养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四书五经’也许一时间很难全部读懂,就从古诗词入手,古诗词是通向传统文化的捷径。”刘斯奋以《古典诗歌——一条通幽的曲径》为题,从一首首古典诗歌说起,阐释了为什么要读古典诗歌和如何读懂古典诗歌,同时为大家现场分享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

课程现场

刘斯奋指出,“诗歌内容包罗万象,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向我们传递着古代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散发着传统文化的精华,读古典诗歌更有利于我们学习好、把握好传统文化。”

“审美自信是文化自信题中应有之义,东方文化的委婉细腻让我们的民族审美可与西方文化分庭抗礼。”在此基础上刘斯奋还提出了自己的多年思考,“中国传统审美绝不是落后,也没有过时,而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名师课堂提升老年人综合素养

“过去在老年教育中对人文课程有所欠缺,尤其是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市老年干部大学校长刘悦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对增强文化自信、审美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老年人本人来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记者在现场看到,课程不仅一座难求,不少学员还在结束后找刘斯奋签名、合影,俨然一个“追星现场”。今年已退休6年的明叔在学校修读了《古典文学赏析》和《古典诗词赏析》,深感古典诗歌对保持思考、语言表达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都很有帮助。他提到:“以往课程中学的比较浅,此次课程启发了我对文化自信、审美自信的思考。”

讲座结束后,许多“粉丝”拿着刘斯奋教的著作排队签名。(校方提供)

开课前,刘悦伦还分别向刘斯奋教授及首期文史深研班宋俊华、周建平、曾应枫、江冰等主讲者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据了解,“红棉学堂”为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打造的特色教学品牌,共分为“文史篇”“时政篇”“游学篇”“健康篇”“艺术篇”五个篇章。其中,率先推出“红棉学堂”文史篇,并开设文史深研班。

“我们办新时代老年教育,开设文史深研班、科技游学班,以及接下来要开设的钢琴研学班等,都是为了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老年人人文、科技等综合素养,这对家庭、社会甚至是第三代的教育都有重要意义。”刘悦伦还表示,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丰富完善“红棉学堂”的现有课程体系,邀请更多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琦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