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山”理论的广西森林可持续经营

2023-03-01 06:51:37    来源:绿色中国    

文/覃凡丁 奉钦亮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广西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稳步增长。分析广西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理顺区域决策体系、健全经营管理体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打造监测评价体系等基于“两山”理论的广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政策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龙脊烟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广西森林可持续经营成效显著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广西森林资源储备已取得较好成绩,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逐年增长,成为全国资源大区和资源强区。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广西顺应时势,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林业,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木材产量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2010年以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支持森林发展的各项中央财政政策,林业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造林绿化向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并重转变,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森林面积持续增长和森林资源逐步增加。根据监测,2018年广西森林面积14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2.37%,比上年增加0.06个百分点。与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相比,2018年森林面积较2015年的1429.65万公顷增加52.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较2015年的60.17提高2.20个百分点。

森林质量有所提升。长期以来,广西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不够,造林树种比较单一,森林经营简单粗放,林地生产力低。近年来,广西着力推进森林经营提质增效,抓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试点工作,在国有林场和部分集体林区对中幼龄林实施抚育间伐和割灌除草;开展自治区公益林提质增效试点,对公益林纯林进行间针补阔,补植补种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对疏残公益林改种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实施通道两旁森林景观提升工程,对通道两旁可视一面坡森林景观进行改造,增加珍贵乡土树种和花化彩化树种;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倾斜支持民族地区实施重点防护林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建设、村屯绿化美化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态承载力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16年以来,15个县完成植树造林181.59万亩,森林抚育34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较2015年底提高了4.54个百分点。下达防护林工程项目资金3775万元,实施防护林人工造林10.47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项目资金7947万元,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3.69万亩、封山育林21.11万亩;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建设国家储备林超过8.5万亩。全国岩溶地区第3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与2011年第2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民族地区石漠化土地净减136万亩,减少率18.1%,净减面积超过1/6。

↑防城港红树林之歌

森林结构逐步优化。广西森林经营紧紧围绕“调结构”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采取针阔混交、松杉混交、林下复合经营等模式,人工混交林比例由过去的10%提高到15.6%,林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实行桉树限种与改种,优化速生桉种植规模和布局,引导发展珍贵树种和名特优经济林,逐步调整单纯的用材树种结构;积极开展林相改造,将公益林中的速生桉以及处于交通干线两侧、主要河流源头及两岸、重要水库四周等桉树林逐步改造为混交林或其它乡土树种,疏残林补植补造为阔叶树林分,部分中小径材林培育为大径材林,森林生态景观格局逐步得到提升。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通过实施森林抚育、低产(效)林改造,以及重点工程建设,广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贮养、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与生态文化等方面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国家气象中心采用气象卫星遥感和生态模型综合监测方法,对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植被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广西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均名列全国第一;据2015年年度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报告,与2009年相比,目前广西森林碳储量从3.0亿吨提高到3.7亿吨,森林每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从0.8万亿元提高到1.2万亿元,森林平均每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净增520亿元。

林业经济大幅提高。森林科学经营提高了林地生产力,提升了森林质量,广西活立木总蓄积量持续增长。2018年底,广西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5739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一产产值1956亿元,二产产值3066亿元,三产产值71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4.1:53.4:12.5。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在民族地区培育一批经济效益良好、增收效果突出的绿色富民特色产业。至2019年底,新造高产油茶林33.5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32.2万亩,民族地区油茶种植总面积达285.4万亩,占广西油茶种植总面积的37%。新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41个,组织油茶培训1.53万人次,通过发展油茶产业累计带动15个县16.9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地区林农长效增收基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推广林下种养模式,发展生态林业,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工作。至2019年底,15个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1228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136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93%。

技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通过制定地方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探索不同森林经营模式和规律,构建地方森林经营技术体系。自治区林业局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广西森林抚育作业流程规范》、《进一步调整优化广西森林树种结构实施方案(2015-2020年)》、《广西打造全国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和亚热带珍贵树种基地实施方案》,建立和规范了森林经营管理和技术标准。近年来,各林业科研机构开展了林木良种选育、立地质量分级与评价、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等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选育出了50多个林木优良品种,良种推广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为探索特色森林经营道路,提高广西森林经营水平,建设了优良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高产脂松树基地,建立7个不同树种的目标森林经营类型,实施6种森林经营类型,建设12个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立了森林经营专家咨询决策机制,森林经营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林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森林经营技术指导和服务;每两年开展一次森林抚育监测工作,获取抚育效果评价数据,为完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选种育种、造林技术、配方施肥、抚育技术等方面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形成优质高效、可持续的森林经营体系。

森林经营能力建设加强。自治区林业局立足广西实际,对森林湿地和草原资源实施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统一管理,统筹森林、草原、湿地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针对广西森林经营人才队伍匮乏、人才队伍老化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人才培训,举办了一系列森林经营管理技术研修班以及省级核查人员技术培训班,培训了一大批森林经营管理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森林经营人才培训制度;各市、县也加大了森林经营专业人才特别是实际操作人员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夯实了森林经营人才基础。在经验交流合作方面,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森林经营理念,深入开展东盟国家森林经营合作,以及同周边省区的经验交流;建立多个国家和省级森林经营示范林场,开展了高峰林场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经营等试点,推动森林经营技术模式、组织形式、社会化服务、政策机制、管理制度、成效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创新,逐步转变和更新了森林经营理念,推动了多功能经营、近自然经营等先进经营理论和实践,初步探索出符合广西实际的森林经营道路。

广西森林可持续经营尚有短板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广西加大对森林经营结构性调整力度,但仍存在低产低效林多、高产高效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中小径材多、大径材少,一般用材多、珍贵用材少等问题。广西低产低效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7.5%左右,乔木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仅为64.5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油茶每公顷产油仅为150斤左右。生态功能等级中等以上森林面积仅占80%左右。乔木林纯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84.4%,林分的稳定性、抗逆性、抗灾性和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差。用材林70%以上的木材产量为中小径材,且基本上都是桉、松、杉,珍贵树种产量较低。林农以营造商品林为主,营造防护林等公益林意愿较低。科学布局树种的能力有待提升,更多林农选择经济效益好的树种。

↑希望 韦健康 摄

森林经营基础不牢。一是森林经营的科技投入不足。大部分林区推广机械化难度大,森林经营仍然主要依靠人力,用工成本不断提高,林农不愿在森林抚育方面加大投入,森林质量不高,无法提高经营效益。二是林业劳动力较为短缺。很多人不愿意从事造林、抚育等艰苦的野外工作,森林经营面临着用工短缺的现象。三是林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夯实。林区路网密度低,修建成本高,经营者自身投入有限,间伐材难以外运产生效益。四是基层林业技术力量需要进一步补充。目前大多数基层林业站只有一两人,且专业人员少、年龄偏大,监督指导森林经营活动的难度加大。

森林经营方式未转变。目前,广西森林经营投入主要以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对混交林、异龄林、大径材、公益林等其他经营类型研究、推广不够,追求短期效益、大砍大造的模式还未得到全面改变。在森林经营顶层设计实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全面贯彻落实的执行能力;在经营树种上,仍以传统的松、杉、桉为主,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因发展较慢致使经营面积较小;在采伐方式上,以传统的大面积皆伐为主,择伐、更新伐等可持续经营技术运用效率有待提升;在经营效益上,以生产木材和经济效益为主,生态效益和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经营目标上,以短轮伐期的中小径材为主,大径材培育需要进一步科学布局与落实;在经营模式上,注重集约经营的速丰用材林培育,近自然方式等可持续经营方式需要进一步科学引导、执行。

森林经营政策不完善。一是缺乏合理的抚育补贴政策。森林抚育间伐产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财政补贴少,且补贴面不广,经营者不愿抚育经营,致使应抚林分得不到及时抚育,难以提高森林质量;二是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公益林管护水平有待提升,对公益林提质增效补贴政策尚不完善;三是采伐限额分配不均,采伐限额多数用于速生林,间伐指标严重不足,致使许多到了抚育间伐的林分,不能及时开展抚育间伐工作。

森林经营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许多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的培育或推广良种能力有待提升。造林中平均良种使用率仅为65%,主要用材林造林树种除桉树和油茶实现了良种化以外,松树和杉木的良种推广使用率分别仅为50%和70%。由于乡土树种、珍贵树种良种繁育能力不足,出现良种培育或推广不平衡等问题。引导和示范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经营过程较为粗放,一些测土配方、季节选择、抚育方式等方面的科学把控度不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待提升,影响了森林经营效益。

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的政策建议

理顺区域决策体系,细化森林功能分区。立足广西实际,构建可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决策体系,重点推进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价格政策、生态补偿政策、人才政策、扶持政策等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根据各地森林资源条件、布局以及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细化森林功能分区,明确各类森林的培育方向和经营模式,形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基本构架。明确自治区政府在区域决策实施中的主体责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以森林分类经营为主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编制本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

健全经营管理体系,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各级森林经营管理机构建设,明确管理职能,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对森林经营规划、布局、经营管理、资源管理、市场规范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和监管。理顺林业内部管理体制,实行森林资源分级管理,加强国有森林资源监督及管理机构的垂直管理和独立运行,建立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制衡机制。建立健全林业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协调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充分注重林农的广泛参与,促进森林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明晰林权、明确利益分配的基础上,引导林农建立起新型的股份合作林场和家庭林场。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的评价和使用机制,实施以竞聘上岗为指导的用人机制,遵循市场人才资源配置规律,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管理队伍体系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行政执法规范化。

↑漓江如画

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完善现有成熟技术、规程推广和使用的技术政策,提高森林经营技术成果转化率。建立健全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政策,持续加大技术开发投入。优先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攻关,鼓励各学科之间开展合作研究。鼓励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应用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考察培训。优先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体系、质量技术监督体系、监测评价体系的相关工作。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点、示范林和示范区。加大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体系建设力度,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进程,鼓励企业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活动。

打造监测评价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广西森林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综合运用林业遥感技术、5G定位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广西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和生态安全监测水平,提升广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权威性,为建设广西林业经营与管理信息化和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健康经营与管理提供重要平台,保障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功能的有效发挥。建立和完善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体系、检测体系和防治体系,实行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程治理。

(作者工作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绿色中国》 B(下半月) 2023 年 1月号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