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企业掀起新一轮上市辅导潮,北交所申报热度悄然攀升|每日短讯

2023-03-11 17:30:28    来源:犀牛之星    

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后,新三板企业掀起新一轮上市辅导潮。

根据犀牛之星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目前申请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已辅导完毕提交申报获受理的企业共计47家,已宣布申请北交所上市辅导的企业约为200余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申报企业的情况来看,北交申报热度悄然攀升。

犀牛之星研究院根据新三板公告统计,意向北交所启动上市辅导的企业,出现相当一定数量刚挂牌就迫不及待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从沪深变道选择换到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此外还有上市公司分拆的子企业。

这几类情况的集体出现,也侧面说明着存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北交所的信任度持续提升。

多家新挂牌公司提前布局北交所IPO

基础层挂牌公司须进入创新层后方可申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但就犀牛之星研究院的统计情况来看,存在相当一部分刚挂牌基础层的公司已经达到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并开始加速上市进展。

如今年1月份才挂牌新三板的万达轴承,挂牌当月就公布了经董事会审议的北交所发行计划。值得注意的是万达轴承是“直联机制”首用户,去年通过直联邮箱在12月11日正式提交了申报文件,12月13日发出首轮反馈意见并进行挂网公示,首轮反馈用时1天,挂牌环节审核效率直接起飞。

和万达轴承情况相似的企业还不少,华晟经世、金岩高新、温多利等新三板公司基本都在挂牌成功后就迅速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

在起伏的二级市场中,不同的投资者对于北交所行情、政策、个股之间存在着相当差距的认知;而对于场外摩拳擦掌的期待入场的企业而言,行动是对板块最直接的信心。

那这些上市行动迅猛的企业们质地如何呢?

犀牛之星研究院统计了近一年挂牌新三板并已经公布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的企业,以及新三板内所有公布了北交所发行计划的企业,从企业营收规模及增速情况和研发投入上看,情况如下:

整体来看,近一年来挂牌申报北交所发行上市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营收增速还是净资产收益等各项数据来看,新挂牌的企业都存在明显优势。

另外,从研发投入占比情况来看,新挂牌的企业在研发创新能力上也似乎更优。

显然,成立一年多以来,北交所对“绩优”企业的吸引力在持续提升

其中,不乏身处热门行业且又业绩表现颇佳的公司,处于电子器件行业的万源通、化学制品的冠森科技和弘森药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三协电机等等,都在2022年半年报中的业绩表现亮眼。

过去挂牌新三板可能只是单纯的给股东考虑一个退出渠道,或者一些国企为了进一步提高证券化率指标,但现在不少新挂牌公司都是为了给北交所IPO铺路。

“分拆大军”涌现北交

此前在北交所就已经出现过中科美菱、华岭股份等分拆公司陆续的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引起了广泛关注,让市场看到了新选择。

后续不断涌现出安琪酵母、泰和新材、中科曙光在内10多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分拆子公司赴北交所上市,也让北交所成为了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重要目的地。

而在直联审核机制的启动下,这一趋势愈加明显。

目前出现多家上市公司运作子公司纷纷登陆新三板,大概率旨在为其后续在北交所的分拆上市提前铺垫。

今年一月份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海纳股份,是众合科技持的控股子公司,主营3-8英寸半导体级抛光片、研磨片等硅片产品,并提供晶圆再生服务。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海纳股份属于功率半导体上游,当前超过半数以上收入来自抛光片业务,目前已与东芝、富士电机、三菱电机、华润微等功率半导体建立供货关系。

虽然是子公司,但蛰伏于战略新兴产业功率半导体,位于产业链条上游的海纳股份在收入、利润维度已不逊于一些创业板企业。

2019年度、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8月,海纳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1亿元和2.16亿元、3.27亿元和2.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7亿元、0.25亿元、0.51亿元和0.40亿元。

备受关注的新晋选手还有同为1月份申请挂牌新三板的星图测控。由中信建投主办的星图测控,是中科星图旗下的技术开发企业,主要从事数字太空业务,主要聚焦和航天测控管理、航天工业设计相关的技术开发服务。

2020年至2022年前11月,星图测控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0.27亿元、1.04亿元和0.71亿元,实现归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09亿元、0.35亿元和0.26亿元。

值得留意的还有试图在北交所打造“1+N”多层次资本平台的泰和新材。

在A股主板上市的泰和新材两家子公司泰和兴和民士达也都先后挂牌新三板,从子公司的申报时间线看,属实对北交所有深深的信任和爱意。

子公司民士达最早于15年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停牌后,在北交所宣告设立运行后,于2021年12月火速递材料后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在2022年9月辅导完毕获受理,目前已经成功通过发审会,提交注册准备上市了。

另外的子公司泰兴和则尚处于挂牌申报阶段,在新三板的申报时间在今年2月份,结合板块政策和行情看,很大概率存在瞥见北交行情启动后才加码子公司发行的可能。

目前控股母公司泰和新材股价也一路上涨,从2022年4月的11.79元低点持续上涨至今,目前股价在27元左右徘徊。

作为加快北交所审核效率的举措之一,监管层已为部分非挂牌企业勾勒出“从新三板挂牌到北交所上市”的快速审核通道,让北交所的分拆审查豁免优势凸显。

积极层面来看,分拆上市一方面可以帮助这些上市公司实现二次融资,拓展强势业务,另一方面也客观上增加了北交所优质企业数量,有利于交易所规模做大做强。

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频繁的分拆运作也有导致母公司空心化、过度资本化的可能性。

沪深变道转向北交所

除新三板掀起的北交所上市热潮外,还频频出现从沪深两市IPO转向北交所的案例。

巍特环境曾计划冲击深交所IPO上市,公司于2021年7月启动了IPO上市辅导,后于2022年1月将上市目标市场由深交所变更为北交所。

从业绩指标来看,巍特环境2021年盈利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不过仍符合北交所上市的相关盈利条件: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净利润分别为6785.09万元、3933.44万元。

同样处于创新层,在今年2月23日开启北交所上市之路的汉和生物,曾在2021年1月27日和国海证券于签署创业板上市的辅导协议。

2022年11月8日,考虑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决定拟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辅导,双方一致同意终止辅导协议并签署了终止辅导协议。

汉和生物公司是一家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酶工程、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各类新型绿色功能型肥料产品。

业绩方面,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为4.34亿元、4.07亿元、4.61亿元;净利润为3712万元、3425万元、2902万元。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53亿元和283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6.11% 和39.56%。

盛源科技也曾筹划沪深IPO,近日公司宣布,鉴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经综合考虑,拟调整上市进度及方案。在终止IPO辅导后,迅速将目光转向了北交所,公司已于2月15日报送北交所上市的辅导申请并于2月16日获受理。

公司主要从事顺丁烯二酸酐(顺酐)的生产和销售。该公司拥有5万吨/年顺酐装置,该装置为全世界第二大正丁烷法溶剂吸收顺酐装置。

国内产能在2万吨以上的有19家企业,其中齐翔腾达(SZ:002408)产能20万吨 ;宇新股份(SZ:002986) 年产15万吨,规划新建24万吨/年;常州亚邦化学16万吨;浙江交科(SZ:002061)子公司宁波浙铁江宁公司,产能10万吨/年;濮阳惠成(SZ:300481)主要是顺酐酸酐衍生物。盛源科技目前产能8万吨,排名第四;计划新建产能15万吨,未来有望排名第二。

顺酐是大宗化学品,受上下游影响,价格波动很大,盛源科技的业绩也跟着顺酐价格大幅波动,是典型的周期股。2021年,顺酐在供需失衡情况下,年内涨幅高达101%,盛源科技业绩大增。但是,如果未来顺酐价格下滑,盛源科技业绩也会随之大幅波动。

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666.90万元、13513.48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5.82%、26.01%,符合《上市规则》第2.1.3条规定的在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

以上切换“赛道”转战北交所的企业转道原因皆为“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需要进行综合考量”的结果,基本在尚处于企业辅导期就变更上市板块,并且从时间上看,基本都是在去年年底终止上市辅导,今年才启动的北交所上市辅导。

结合北交所的板块行情和审核政策来看,不排除存在企业看到北交所行情破冰和审核提质提效后被吸引,做出转板上市的决定。

当然这更多是一种猜测,毕竟交易所的定位与企业自身的定位是否相符,只是企业是考虑“换道”或“转板”的原因之一,真正决定企业选择上市板块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又直接的,板块对企业业绩体量和成长性作的硬指标,基本就直接的为企业圈定了上市地点。

结语

科创板聚焦“硬科技”,创业板突出“三创”“四新”,北交所服务对象则“更早、更小、更新”,不同板块特性满足不同特定企业的融资需求构成了错位发展,也逐步发展完善着整个资本市场。

从新三板启动的北交上市的企业总结的几种情况来看,客观来说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并不存在哪个交易场所更好,符合自身发展要求就是好的;但就目前的事实层面看,即便板块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北交所都已经在资本市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存在感和作用就是了。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