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这个月第二家晶圆代工企业登陆科创板,市值超400亿

2023-05-10 14:36:06    来源:融资中国    

今日,国内第一大MEMS代工厂中芯集成登陆科创板。

开盘后,中芯集成大涨10.72%,市值超400亿。


(资料图)

此次中芯集成拟募资125亿元,发行规模居所有科创板半导体公司前列,发行价5.69元/股,估值38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芯集成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领先的模拟电路芯片及模组代工企业,主要从事功率器件和MEMS等领域的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代工制造方案。公司的工艺平台涵盖超高压、车载、先进工业控制和消费类功率器件及模组,以及车载、工业、消费类传感器,应用领域覆盖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光伏储能、消费电子、5G通信、物联网、家用电器等行业。

中芯集成综合能力在MEMS代工厂中排名第一,在中国大陆晶圆制造企业中位居前五,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晶圆制造企业之一。

中芯集成最初由绍兴市国资出资设立的越城基金、中芯国际、绍兴市民间资本盛洋电器共同出资设立,后来得到了海通开元、深创投、同创伟业、招银国际、软银中国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作为中芯集成的重要战略股东,海通开元十分看好该企业的发展。海通开元董事长张向阳先生表示:“中芯集成团队专业、务实、充满创业热情,公司在成立较短时间内顺利实现上市,充分体现了团队极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祝贺中芯集成顺利实现科创板上市,企业发展迈入全新阶段。相信在公司核心团队带领下,中芯集成一定能再攀高峰,成为全球领先的晶圆制造企业。”

01

国产替代风口下的投资机遇

2018年成立的中芯集成,仅仅5年便成功登陆二级市场,放眼整个A股也是不多见的,这既得益于中芯集成团队对于风口的精准把握,也离不开投资人的鼎力支持。

近年来,新能源及工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功率半导体、MEMS需求提升。不过,国内中高端功率器件和MEMS传感器自给率并不高,大部分依赖进口,国产化的进程加速推进。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国产芯片设计公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MEMS和功率器件晶圆制造产能的巨大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末至2018年年初,中芯国际有意与地方政府合资建厂,单独从事MEMS及功率器件业务,而彼时绍兴市政府也在规划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希望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这样,中芯国际与绍兴市政府一拍即合。

2018年3月,中芯集成由原中芯国际特色工艺线及团队与绍兴市政府相关基金联合发起设立,主要从事MEMS和功率器件等领域的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业务。

招股书披露,2018年3月,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和盛洋电器共同出资58.8亿元设立中芯集成,这三家分别以货币认缴40亿元、13.8亿元、5亿元。

其中,越城基金,全称绍兴市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合伙企业,该基金的出资人主要是绍兴国投、绍兴迪投、绍兴科投等绍兴国资。

另一个股东盛洋电器,现已改名为盛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1997年成立于绍兴的民营企业。

可以说,中芯集成的诞生是绍兴国资、中芯国际、绍兴民间资本合力的结果。

拿到第一笔投资后,中芯集成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一期建设,2019年6月,中芯集成一期晶圆制造项目的主厂房封顶,两个月后首台工艺设备进场安装,2019年11月通线投片。

2020年12月,中芯集成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融资,此次引入了海通开元、上海纳米创投、TCL创投、软银中国、深创投、盈科资本、同创伟业等14家机构,此轮增资后,中芯集成的注册资本提升至70.5亿元。

2021年,中芯集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IPO前,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分别持有中芯集成22.70%、19.57%的股份,不过中芯集成并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越城基金提名2名董事,中芯控股提名2名董事,任一股东均无法决定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的选任。

02

持续推动国产半导体“稳链强链”

不可不知的一家机构

对于中芯集成这样由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合力打造的项目,自然能够吸引不少投资人的关注,海通开元就是其中一家。

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通开元”)成立于2008年,是海通证券全资设立的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为75亿元。海通开元旗下设有6家基金管理子公司,管理运作基金逾50只,管理资金规模超450亿元。

海通开元投资团队秉承“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的投资理念,专注于TMT、先进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大消费、文化传媒等领域。其中重点关注对十大关键产业起到强链补链、突破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的企业,而中芯集成恰恰就是这样的企业。

海通开元作为中芯集成的早期投资人之一,也是其重要的战略股东,早在中芯集成设立之初,就对该项目保持密切关注,并与公司建立了紧密联系。在海通开元看来,核心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在半导体国产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对优质晶圆制造产能的需求非常明确;二是中芯集成是行业内极为稀缺的、拥有成建制技术团队的新建晶圆制造厂;三是晶圆制造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最为核心的环节之一,通过与晶圆制造厂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提升海通开元作为投资机构在半导体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因此,在2020年下半年中芯集成正式开启首轮市场化融资后,海通开元投资团队迅速展开对公司的尽调工作,在进一步了解到公司在团队建设、技术研发、客户拓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公司资本化运作的清晰规划后,海通开元对公司的后续发展充满信心,并于2020年底完成对其数亿元战略融资。

海通开元董事长张向阳先生表示:“半导体是我国科技产业链的核心组成部分,亦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消费国,需求总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与之对应的,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在包括晶圆制造在内的多个重要环节产业竞争力尚需加强,国产化进程亟待提速,潜在投资机会众多。”

张向阳进一步表示:“半导体领域是海通开元长期看好并重点布局的方向,海通开元及旗下基金已累计投资了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高端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全产业链近60家优秀企业,包括多个细分赛道的龙头。其中,中芯集成就是海通开元在半导体领域的代表性项目。它是我们长期布局半导体赛道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我们作为国有券商系投资机构,倾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坚持助力推动我国重点科技领域‘稳链强链’的使命和担当。未来,海通开元将继续保持专业、专注的投资态度,持续加码半导体赛道,服务和陪伴更多优秀国产半导体企业发展。同时,也将持续通过我们在半导体领域全产业链布局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在后续投资中发挥产业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海通品牌在半导体领域的专业度及影响力。”

03

中芯国际花了5年打造的小号

除了投资人,给予中芯集成最大帮助的还是中芯国际,这不仅体现在管理上,更体现在技术上。

从中芯集成的高管团队来看,中芯集成的董事、总经理赵奇,1973年生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拥有27年半导体行业工作经验,曾先后就职于国内晶圆代工龙头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入职中芯集成前,其任中芯国际企业规划中心资深总监。

此外,中芯集成6人组成的高管团队中,5名来自中芯国际,5名核心技术人员均来自于中芯国际。

除了在人才和管理上的支持,中芯国际还对中芯集成做了技术支持。中芯国际分别于2018年3月21日、2021年3月21日与中芯集成签署过协议,获得中芯国际授权许可使用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相关的573项专利及31项非专利技术从事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的相关业务,中芯集成为此支付一次性固定许可费13.56亿元,计入无形资产并按照10年进行摊销。

得到中芯国际的大力支持,中芯集成快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企业,在技术工艺、产能规模、客户质量等方面均具备领先优势,并随着公司新建产能的持续释放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及影响力。

功率器件方面,中芯集成的车载IGBT、高压IGBT、沟槽型MOSFET二代等自研技术平台在电流密度、功率效能以及可靠性等核心技术关键指标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部分平台已经逐步达到和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MEMS方面,中芯集成的麦克风二代、加速度计二代、陀螺仪、硅基高性能滤波器等自研技术平台的技术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产品已经具备与国际领先厂商同台竞争的实力。

依托团队在特色工艺领域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目前,中芯集成已经快速打造了集设计服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晶圆代工平台,公司晶圆制造业务已完整覆盖了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储能、汽车电子等领域。其中,中芯集成来自汽车领域的收入占比已接近40%,是目前国内少数提供车规级芯片的晶圆代工企业之一。

根据Chip Insights相关报告显示,中芯集成在中国大陆晶圆制造企业中位居前五,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晶圆制造企业之一。

根据Yole统计,在功率器件领域,2020 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为54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4亿美元,2020-202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而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IGBT和MOSFET消费市场,2020 年我国IGBT、MOSFET市场规模分别约为21亿美元、29亿美元,分别占全球规模的39%、38%;MEMS 领域,2020年全球MEMS行业市场规模为120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3亿美元,2020-202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也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

得益于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中芯集成迎来了量价齐升,一方面加大投入,扩产能,一方面代工价格持续攀升。

中芯集成的建厂和产能建设速度领先业内。2020年至2022年,公司产能分别为39.29万片、89.80万片、139.00万片,扩张迅速。随着公司技术快速迭代和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高,代工价格持续上涨。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中芯集成的产销率分别为97.32%、92.20%、101.72%。而平均销售单价则分别为2016.60元/片、2387.95元/片、2767.82元/片。

在财务上的表现就是,2020年至2022年,中芯集成实现营收分别为7.39亿元、20.24亿元、46.06亿元,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149.64%。

从收入结构来看,截止2022年底,中芯集成的单月营收中车规产品占40%以上,新能源和工业产品占30%以上,消费类产品占30%。在面向高增长的新能源车和新能源产业上,中芯集成取得了确定性的巨大突破。

中芯集成预计一期晶圆制造项目(含封装测试产线)整体在2023年10月首次实现盈亏平衡,预计二期晶圆制造项目于2025年10月首次实现盈亏平衡,在不进行其他资本性投入增加生产线的前提下,则预计2026年可实现盈利。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