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院士:杨振宁和九所的几则故事

2022-11-26 22:25:28    来源:中国科学报    

今年,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迎来了他的百岁华诞。我曾和物理学家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于敏等人一起在“九所”工作,亲眼见证了杨振宁先生和九所的几则故事,现在一一讲来。

故事一

杨振宁和邓稼先曾是多年的同学。邓稼先自美国回国后,多年隐姓埋名,杨振宁相信他是献身于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了。1971年8月,杨振宁访问北京,他见到了阔别22年的邓稼先。他是带着一个问题见老同学的:是不是有一个美国女科学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的工作?邓稼先说,他觉得没有,他会再去证实一下。在杨振宁8月16日离开上海回美前夕,他收到了邓稼先的一封短信,说他已证实,没有任何美国人参加了中国原子弹的工作。这封短信给了杨振宁极大的感情震动,一时热泪盈眶。这种震动来自为民族的自豪,为稼先的骄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杨振宁说,假如有一天要摄制“邓稼先传”,我建议背景音乐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 睡狮千年

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翼翼长城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故事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激光家族中,出现了一种特殊原理的激光。它不是来自原(分)子中束缚电子的跃迁,而是加速器中的自由电子束经过周期性电磁场产生的受激辐射——自由电子激光。杨振宁先生意识到这种激光发展的前景和意义,上书国家建议重视和发展自由电子激光。当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含九所)基于加速器技术已开始了自由电子激光的实验研究,中国科学院也组织了这方面的研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把自由电子激光列入研究,北京大学也努力推动这项研究工作。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国家“863计划”在香港组织了“科技创明天”的展览,向香港各界介绍内地的科技进展,其中就有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到现场观看,为这个项目助威。目前,我国已有了几台不同波段、不同应用领域的自由电子激光器,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这和当年杨先生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故事三   

九所有一个发展史的展览,杨振宁先生曾来观展。其中,介绍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压紧型(而非压拢型),并配有聚心冲击波的图。这一点使杨先生有些意外。他知道,压拢型要容易得多,但核材料的利用效率要低得多。压紧型显然先进,但为此要产生高度中心对称的聚心冲击波及与之相匹配的中子源。他强调这很不容易。在第一颗原子弹时,就做到了这一点,说明我国核武器的物理设计和工程设计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故事四

2003年,《邓稼先文集》出版,九所为此召开了首发式。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先生和杨振宁先生都出席了。文集中有许先生撰写的内容丰富的前言。文集的封面有杨先生题写的“邓稼先文集”字样。他还为文集写了代序“邓稼先”,代序的几个小标题是: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左2)、许鹿希(右2)与《邓稼先文集

在九所的院子里,立了坐姿的邓稼先的塑像,其中邓稼先的神态、表情栩栩如生。我们和杨先生与“老邓”(我们习惯这样称呼他)的塑像合影留念。

与邓稼先塑像合影(左起:贺贤土、杜祥琬、杨振宁、胡思得、丁伯南)

故事五

这几年,我整理了自己几十年来公开发表的一些学术论文,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成书。首先是一本《核物理与核军控研究》,出版后我送了一本给杨先生,他收到后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写到:“I had heard that you ha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national defence, but had not known that you had also made contributions to non-applied physics……”(我知道你在国防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没想到的是,你在非应用物理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

故事六

在杨振宁先生九十华诞之际,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学术报告会。那天,杨先生不仅出席了,而且自己上台做了学术报告。身体健康的他,站在台上做了报告。我记得他讲到,如果让他再选专业,他可能选数学。物理学中的很多问题没有解,还是卡在数学上。他还讲到,举国体制适合大型工程,如“两弹一星”、抗震救灾……等,但不适合基础研究。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图片由作者供图)

[责任编辑:h001]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