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强国战略亟须大批支撑产业创新升级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已日渐成为共识,但由于各方需求错位、制度不兼容等原因,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普遍现象,在工程实践教育的关键环节上屡现“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低阶实践现象,导致高校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知识滞后于产业发展、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不强、大工程观等工程素养欠佳。
深入调研分析美、欧、亚等世界名校工程教育新的特征与变化后,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产教要素未能长效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融合发展机制不完善。政、产、学、研、用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有待优化,深度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有效路径少;科、产、教等关键要素停留在“字面”协议,真实场境、高端设备、前沿技术等难以有效支撑并层层落地到培养环节与实践过程。
人才培养重在学科逻辑导向,传统课堂内容与组织模式滞后产业发展,难以承载复杂多元产业真实问题的展开。传统实践内容滞后于产业最新发展,难以突破学科壁垒,学生缺乏跨学科拓展学习和知识整合的实践条件,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得不到训练;组织实施模式也较为单一,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支撑。
学生大工程观素养欠佳,面向产出的科产教融合育人的工程文化生态有待优化。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目标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忽视了对家国情怀、诚实守信、工匠精神、职业伦理等综合素养的培养;面向产出的质量文化和评价机制没有成体系地建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机制体制、实践体系、文化生态等三方面创新:
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具有新工科特征的科产教融合发展理念,畅通了科产教多元多级融入通道,创新性解决了科产教优质要素未能长效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环节的难题。
确立的“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融合发展思路,最大诚意促进共同发展,理事会、基金会、联席会等管理模式、师资互聘薪酬特殊政策和特派专员制度,以需换需激活科产教“生命力”,为协同单位注入新动能,高度契合国家战略和地方高校实际,打造出国内领先的朋友圈共赢体新范式:
比如,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持续18年共建,培养高水平研发型技术人才,创科教深度融合典型;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学院、土木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校校共建”模式,柔性引进和聘任一大批国际尖端人才,创国际化办学新路;创办12年的“紫金模式”成为全国校企合作标杆;历经7年的“晋江模式”再扬起“晋江经验”实践的新风帆。
构建了项目制牵引的“两线三阶六训”工程实践新体系,破解了高校实践内容和组织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传统课堂难以承载复杂工程真题的痛点。
“两线三阶六训”工程实践体系实现全周期高阶实践。课内外两线结合,“学做贯通”分设实验、实习、设计、科研、竞赛和专题六类训练,以项目制为牵引,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优化和重构校企协同育人资源,将产业真题需求反向设计打造“小-中-大”不同挑战性的项目群,底层培养通用能力、中层分领域培养专项核心能力、顶层多学科联合培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该体系从师生交叉组织模式、实践平台协同搭建、发展性评价、信息化支撑等关键环节进行变革性改造,整体挑战性高、综合性强。
搭建了新工科信息化管理系统+国家级工程训练类共享中心+6大训练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集成平台,实行教师、项目、学生“三交叉”的组织模式,突破学科壁垒,建立跨界师资团队和交叉学生班级的组织模式,开展揭榜式、召集令等选课模式改革,将产业命题、真题实境等嵌入课内外实践内容,有效解决了实践内容和组织模式滞后的痛点。
建立了科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文化育人生态,极大增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育人合力。在12条通用标准之上,国内领先增设家国情怀、诚实守信等“品德修养”毕业要求,首创性、系统性地构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达成矩阵,出台32份融合认证+思政理念的全套教学管理文件,推广应用于全校其它非工科专业。
创新性打造“品德+双创+专业”三融合素养教育模式,建设国家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等系列文化馆所,因地制宜开展亲润式工程素养教育,改革教师评价,将解决企业需求加入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团队绩效制度,营造“敢创新、求卓越”质量文化,营造协同育人优质生态。
(作者系福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