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陈根
日前,一款充满希望的“男性避孕药”直冲热搜。而避孕,已然是人类世界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意外怀孕率约为50%,其中青少年的意外怀孕率更高。所以,从基本平等精神出发,男性避孕药的研发已是刻不容缓。而为了研发让男人“敢吃”的避孕药,各国科学家们也是费尽了心思。
雄性避孕路: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差一点”就解决了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1971年5月,山东的科技人员(“中草药避孕研究协作组”)发现“产棉区的男性不育症可能与食用棉子食品密切相关”,其中主角是一种叫棉酚(Gossypol)的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当时,山东省聊城制药厂基于此生产出了男性避孕药,即甲酸棉酚。可惜,这个药的毒副作用较强,容易引起低血钾症等。
21世纪初期,印度理工学院开发了基于一种新型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的避孕药,并于2019年做完了III期临床试验,成功阻止了精子离开睾丸,成功率达97.3%。印度人宣称顺利的话,2029年有可能上市。但问题是“节育”效果可能最高长达13年。此外,这种避孕措施需要打针,打到大致在腹股沟位置的输精管上。III期临床试验还发现志愿者射出的精液里,未成熟的生精细胞明显增 多,这难免让人怀疑:这个药会损伤睾丸生精功能?
这些摸索告诉我们:对男性避孕药的研究是必要的,我们需要一种最好作用于精子,但是不影响内分泌状态、作用快、又可逆、毒副作用小的男性避孕药。
避孕新希望:非激素、可逆性、效果100%
顶尖科学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乔臣·巴克(Jochen Buck)课题组的研究,他们在雄性小鼠上做的试验表明,把一种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 (sAC) 抑制剂(论文称之为“化合物TDI-11861”)投喂给雄性小鼠,等1个小时、3个小时后从附睾尾处切开它们,提取它们的精子做后续试验,比如评估TDI-11861对精子活力、运动能力等的影响。研究人员还让小鼠口服避孕药后交配,在1小时后把雌性小鼠的子宫进行切割,提取精子做后续试验。
实验显示:雄性小鼠服药后,精子开始失去活力,从注射后半小时到2.5小时,均无法使雌性小鼠受孕。但大约三小时之后,TDI-11861的抑制作用就开始消失,雄性小鼠的精子又逐渐重新恢复活力。
这无疑让人们振奋于这100%有效的雄性避孕新希望!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