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在“星舰”首次试飞前说,只要能让“星舰”在不毁坏发射台的情况下升空,就是“一场胜利”。然而,他可能低估了火箭配备的数十台发动机对发射台的损害。据法新社24日报道,“星舰”爆炸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发射台修复工作预计需要数月,可能推迟后续发射计划,拖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于月球任务的火箭开发进度。与此同时,发射地周边城市也被灰尘覆盖,引发当地居民对健康问题的担忧。
出现“巨坑”
(资料图片)
上周四,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进行首飞,但火箭升空不久后爆炸。法新社报道指出,从外观来看,发射场无论是发射塔还是火箭支架,都基本保持完好,但发射塔底部的地面却出现了巨坑,主要原因是SpaceX没有在发射台下设置导流槽。
至于为何未设导流槽,马斯克曾解释称,这是基于点火测试的结果。不过,马斯克和SpaceX都过于乐观地相信了测试的结果,认为发射塔架完全有能力承受至少一次“星舰”发射。
但事实上,“星舰”是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它所使用的第二代海平面版猛禽发动机,每台推力2000千牛(204吨),当面对33台“猛禽”发动机同时产生的巨大推力时,发射架底层的混凝土地面完全无法承受,在没有导流槽结构的情况下,最终导致巨坑的出现。
从发射失败当天的照片来看,在发射后地面出现了一个相当明显的坑洞。美国《纽约时报》以相关人士为消息源报道,坑深约7.6米。而在“星舰”发射台升空时,发射现场掀起了滚滚飞尘和碎片,致使附近的车辆和建筑受损,周围一片狼藉,甚至摄影师用于拍摄的影像设备也全部报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天与工程学教授奥利维尔·德韦克说,发射台受损程度“可能比任何人预想的严重”。他说,“星舰”的发射台既没有像其他大型火箭发射台那样使用冲水散热系统用于冷却、吸收冲击波和声波,也没有导流槽疏导炽热的废气,它的“主要受损部位位于下方,火焰冲击地面的地方”。
不过,也有人认为,“‘星舰’体积如此庞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起飞”,在此期间,33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可能会融化钢”。即使能解决这一热能问题,也无法完全解决冲击波问题。美国佛罗里达中部大学教授、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究发射台的科学家菲利普·梅茨格说,设计火箭发射台很复杂,不亚于研发火箭。
环境污染
“星舰”爆炸时,不仅掀起大量灰尘和碎片,附近房屋还发生小规模晃动,部分窗户被震碎。位于发射场西北部的伊莎贝尔港是受爆炸影响最严重的区域,该港口距离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不到10英里。
负责拍摄该火箭升空场景的LabPadre公司创始人路易斯·巴尔德拉斯表示,虽然看到一些碎片、烟雾和灰尘很常见,但20日“星舰”发射的影响是他从未见过的。
伊莎贝尔港发言人瓦莱丽·贝茨表示,当地几乎所有地方都被一层相当厚的颗粒状沙尘所覆盖,而卡梅伦县应急部门已经证实,这些灰尘来自于SpaceX发射场附近的沙子和土壤,它们在火箭发射的作用下飘向空中。
环境合规和风险评估专家Eric Roesch表示,他和其他人早就警告过周边地区的环境风险。Roesch长期追踪SpaceX火箭发射对环境的影响,他同时指出,在未对灰尘和碎片进行化学分析前,现在很难说它们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
此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环境评估称,SpaceX的“星舰”发射计划不会对墨西哥沿岸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但依然引发了当地居民对健康问题的担忧。
伊莎贝尔港的一位居民表示,尽管SpaceX为这个经济不景气的地区带来就业机会,但覆盖城市的污垢提醒人们,事情正在失控,而马斯克只想着火箭能发射成功,没有考虑到潜在的负面后果。目前,SpaceX公司尚未对灰尘和碎片问题作出回应。
火星梦还有多远
从目前来看,虽然马斯克期望在1到2个月内再次准备就绪,但由于巨坑和发射架修复需要大量时间,因此是否能按时发射还是未知数。同时,这也意味着NASA重返月球的计划受到波及。此前,NASA选择“星舰”作为搭载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交通工具,实现美国“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涉及合同金额30亿美元。
如果成功,这将是马斯克送人类移民火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马斯克曾表示,“星舰”的发射成本很低,一旦相关试验取得成功,将启动规模化生产,以每年建造100艘的速度,打造一支1000艘规模的“太空舰队”,以期在2050年前在火星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
对于马斯克的“火星梦”,经常与其隔空互怼的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曾公开表示怀疑,称这完全是在浪费钱。但质疑声并未影响马斯克的脚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星舰”在未来几年内向月球和火星运送货物,2026年前后开始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事实上,马斯克对火星计划一直情有独钟。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因为要为探索火星项目融资,从前期的PayPal到后期的特斯拉项目,马斯克的商业并购重组逻辑就一直盯准了SpaceX的终极目标——火星探索计划。比如特斯拉,就是他在火星探索计划资金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将部分航天技术革命应用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从而引发了新能源车的技术革命。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
热门